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7-12 15:17:33

黑雪无痕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9-7-12 15:19 编辑



论坛分享要求:

1、每周提交指定章节的分享   每章用4周时间
(1)第一周抄录经文原文(请勿复制粘贴)、完成查字正音
(2)第二周对本章做意义翻译
(3)第三周对本章做层次要点分析
(4)第四周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2、每个月最后一周做一次月度总结,丰俭随意,但要走心。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参考)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
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
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
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
无方,而神宿矣。
--------------------------------------------------------------------------------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
者,不以神肃察也。
--------------------------------------------------------------------------------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
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
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
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
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
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
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
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
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7-17 16:10:55

第2周:第1章 盛神法五龙

  三、译文
  盛神法五龙
  全盛之神来自五气运化。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全盛的精神状态中有五气,志气、思气、神气、心气、德气。这五气之中,神是主宰,心是储蓄和输出五气的场所,德是能使五气之功运化的范围大小。养神之本,在于复归于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道,是天地的开始,万物混冥为一,一是纲纪。道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天地的创生者。包容广大,无形无状。道所生出来的造化天地万物的元气,是先于天地而生成的。看不到它的形质,也不知道它的名状,称它为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本源,是造化的开端。因此,以德来养五气,心合于大道,才会获有道术。术,就是运用来源于道的神气,造化和改变世界。神是连接道与心气而成术的使者。
  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九窍十二舍是气出入的门户,都由心来总摄。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心之神,身之气皆生而禀受于天,与天同应,这样的人称作真人。真人是能够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神气与天相通之人。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通过修炼,可以使人与天复能相应,复合而为一,这样的人便是圣人。圣人是通过类知的方法来认识道的。所以圣人与万物被造化的演生相通为一,感而通物。
  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认识万物的关键,在于人身的九窍。如果九窍感知万物有所疑惑,就须借助心术。心中无术,就无法理解事物。如果心与九窍畅通,五气就能够得到涵养。关键在于神气归宿于心,这就是“化”。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化”的运行进一步分化为五气,志气(锁定目标任务)、思气(锁定解决任务的最优路径,谋划)、神气(蹈道神养,提供持续向前的动力)、心气(动力发源地)、德气(行动效应所及的范围)。神是他们的统帅长官(胜败的关键,事业能够持续多长远,功能立多大,关键在于神的驱动力)。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
  精神内守而心气静和者,能够养气。心养气,与天地通于一气,与万物处其和,则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四者旺盛则威势散发无所不为。把四者存而舍于心中,便是神明之能。
  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能以神化归于身,运化万物者,便是真人。真人同于天而合于大道,执道之一而衣养天下万物。以天心为心,以天德为德养,以自然无为虚静自守,包宏志虑思意,而施行威势于天下的人。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为士之人,能够通达真人之道,抱一内守,其神全盛,故可以养志。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9-29 17:12:50

第12周:第三章 实意法腾蛇

  五、讨论实践意义
  实意法腾蛇
  心气的深谋远虑(运神之道)才能实意,如此意不虚。实意为什么要效法腾蛇呢?蛇经500年而成蛟,蛟再经1000年而化龙。所以蛇又称为小龙。它的特点是能力强大,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置心一处,意随心动,反应敏捷而实效。所以人在实意上最需要效法的是腾蛇。如何效法腾蛇呢?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基本原理,心要安静。心安静了,神 明才会回归。这让我想到了戒律,戒律就是帮助静心的。没有戒律,你的习性习惯必然会延续不断,不可能改。有了戒律,也很难改。习性习惯是一种心瘾,跟吸毒一样。毒瘾发作的时候,有几个人戒得了?倾家荡产也要吸。心瘾发作也一样。最关键的是毒瘾可以看守所强制戒毒。而心瘾没人管,全靠自己是否志意实坚。很遗憾,最近戒律坚持得不太好,给自己找了借口,一松就放开了。
  六、第3月总结
  越读越能感受到华夏祖先的伟大,他们把人心的运行剖析得如此透彻。这已经远超现代心理学,而时间上比心理学又早了几千年。这是我们的瑰宝,能够想像祖先是多么地想把他们对天道的领悟和心得传授给后世子孙。而作为后世子孙的我却深感惭愧,手中接了宝贝,却无法施展和运用。唯有坚定信念,坚持戒律,不忘初心,方能砥砺而前行。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7-12 15:20:39

第1周:第1章 盛神法五龙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9-7-16 15:36 编辑

  一、抄录原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 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 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 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 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二、字词释义
  1、盛
   
  2、神
   
  3、法
   
  4、龙
   
  5、气
   
  6、舍
   
  7、始
   
  8、纪
   
  9、灵
   
  10、源
   
  11、化
   
  12、使
   
  13、术
   
  14、真
   
  15、类
   
  16、通
   
  17、思
   
  18、和
   
  19、养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7-23 11:20:54

第3周:第1章 盛神法五龙

  四、层次要点分析
  1、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书名包含了四大部分,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其道术源头来自老子。中间道术传承,是老子传关尹子,关尹子再传鬼谷子。
  本经,圣人要纵横天下,经世济民,要使用道术。道术是怎么来的呢?在于心能得一,方得其术,以神使术。心如何才能得一,如 何以神使术,要论述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便是本经之深意。
  阴符,之前我们在《黄帝阴符经》中,讲阴符是大道之象。圣人修炼,合道得一,与天地相契相信,和兵符的通信原理类似。天道 类似于天子,执阴符,万物类似于将军执阳符,阴阳合契,则万物皆受号令。圣人执阴符,作为天的使者,主宰并调令万物,操造 化生杀之权。
  七术,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术。在鬼谷子的另一本书《鬼谷子》里面,则更进一步的论述,圣人在 执大道行天权之后,如何掌握控制改天换地的机关,如何具体的经略天下,改造天下。
  2、盛神法五龙。神是指造化之能,天能化物,为天神,人能化物,为人神。人之神,本于天之神。人通天则能神,能神则能圣。盛 神是指人神的全盛状态。五龙,是指五气,也对应后文中的灵龟,腾蛇,伏熊,鸷鸟,猛兽。对于圣人纪的人们来说,全盛而溢而 霸的神气,来源于人心以静和之状琢磨天下万物而得天地之魂(素-道)。此魂在人心中的存在结构,也就是人心的结构,是人的志 思心神德五气合运。五气之状气气如龙。所以可以简单直接的说成 是,全盛之神效法五龙的运化。所谓盛神法五龙。而对真人纪的 人们来说,便不会有这个知类而得盛神的过程,而是与生俱来便得盛神。其天生而盛之神,与五龙之运化之神同出天心,从表面看 ,真人的盛神与五龙之运化似乎也是相互模仿,所谓盛神法五龙。实则是生万物的五龙,与真人之盛神同出于天道——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3、盛神法五龙大概分为四节。
  第1节: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 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本节开宗明义,直接指出人的全盛之神由五气组成,神为主宰,养神在于归道。在五气中神是主宰,心是储蓄和输出五气的场所,德是使五气之功运化的范围大小,志是锁定目标任务,思为三思:即审虑思、决定思、事思,其实也就是从审虑到拍板,再到准备行动的一个谋化过程。有神作为主宰,三思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可能你日思夜想也做不了决定。心是场所,这个场所我们就经常要把它打扫干净,维护好,虚心实腹,否则乱七八糟的情绪堆积,挤成一团,这样的场所如何能够养气呢?养的也是邪气。
  第2节: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 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本节接着讲道是神明之源,而神是术的使者。具体方法上就是通过九窍十二舍感知万物,感知的能力受心的控制。五气生而禀受于天者,称为真人。
  第3节: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 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本节讲述通过修炼,用化分类别形成概念的方法间接与天同应的是圣人。具体感知方法是运用九窍,如果有所疑惑,就须借助于心术才能通达。心与九窍畅通,没有阻碍,关键在于使神在舍。神在舍就能转化,将杂乱之气化成条理清晰的五气,所以神是主宰。
  第4节: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本节讲述涵养心气的方法——静和。用心养气,则志思神德四气旺盛,威势散发无所不为,犹如五龙。将五龙化归于身,就是真人。真人以天心为心,以天德为德,衣养万类。为士之人能够通达真人之道,其神全盛,可以养志。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8-9 11:53:56

第4周:第1章 盛神法五龙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9-8-9 16:30 编辑

  五、讨论实践意义
  1、涵养心气的方法——静和。
  经文中说“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所谓养气,也就是养心气,心为之舍。心既然是房子,如何才能养志、思、 神、德四气呢?答案是房子要空,所谓空杯心态,不能把房子弄得太拥挤,乱七八糟。要保持心的虚空,唯有静和。静下来、沉淀下来,才能让四气呈现,处其和,然后四气得养,旺盛而经久不衰。加强自律是让自己安静下来比较有效的方法。欲界中人,我们妄为妄想太多了,根本停不下来。脑子里被乱七八糟的东西塞得满满的,神怎么还能进来呢?神为之长,一个没有神的人,还能算作人吗?如果算人,那也只是伪人、空心人。所以古人老早就已经把修身的要点写得很清楚。
  一个人内心不自由,才会一心向往外在的自由。对外在自由的追逐都是以牺牲内心的自由为代价的。可以这么说,外在有多自由,多散乱;内心就有多不自由,多困扰。生活中也是这样,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是多么的自由了。同性恋、吸毒、丁克、乱性、侮辱老师、打骂父母……还有什么事不敢做呢?我们什么都敢做,什么都能做,但我们并没有活得更幸福和自在,而是更为扭曲和沉沦。因此,外在所谓的自由其实就是放纵。就像阿甘正传的女主角,放纵了青春年华,最终为得心灵的平静,还是得要回归。自律对于有伪之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无为,少做一点,知道停止方有安定,然后心气得养,四者不衰。
  六、第1月总结
  一段时间以来,都感觉人的精气神不足。在反复读了本经后,感觉祖宗对后人的教诲真是仁慈隐恻,不厌其烦。心生惭愧和感动,端正心态,怀着虔诚吟诵,体会那股正气。对文字的精研,对义理的逻辑分析上,做得还不够,希望在以后加以补足。

桃子 发表于 2019-8-10 21:18:58

在反复读了本经后,感觉祖宗对后人的教诲真是仁慈隐恻,不厌其烦。——有同感,老祖宗就是这么老老实实地在最根本处教导我们。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8-13 17:02:40

第5周:第2章 养志法灵龟

  一、抄录原文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二、字词释义
  1、养
   
  2、志
   
  3、灵
   
  4、龟
   
  5、法
   
  6、欲
   
  7、使
   
  8、通
   
  9、衰
   
  10、思
   
  11、虑
   
  12、意
   
  13、神
   
  14、安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8-21 16:47:02

第6周:第2章 养志法灵龟

本帖最后由 黑雪无痕 于 2019-8-22 15:41 编辑

  三、译文
  养志法灵龟
  养志要效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养志,是因为五气之一的心气思虑不够通达。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人一旦有了某种欲,志气就会存于心中,进而思考怎么实现。
  志者,欲之使也。
  所以说,志是欲的使者。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欲求过多,心气就会散。心气散了,志气就会衰弱。志气衰弱,则思虑不足以通达世界。
  故心气一,则欲不徨;
  所以心气恬淡虚静,抱神守一,人的欲望就不会恣纵过度。
  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欲望不恣纵,则人的志意就不会衰弱。志意不衰弱,则思气不断裂而理路通达。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
  理(神)达于物,则人与物和而相通。人与物和而相通,则心中乱气不会烦于胸中。
  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
  所以在内部可以养志气,在外部可以知人。
  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养志,则心能与万物和通。知人,则能对人一览无余,直达其本质。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如果要把这种通心识人之术,用来识人用人,必须先了解他所养的气志。了解他气志的盛衰,而针对性地养其气志,考察其所志心笃行之事,这样就可以了解其心智能力。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志不得养,人的心气就散漏不固;心气散漏不固,思虑就不能通达外物,什么都想不明白;思虑如果不能通达外物,则志意的力量不坚实;志意的力量不坚实,则对物的应对不猛,难以控制和主宰事物;应对不猛失去控制,则乱气冲撞造成志失而心气虚弱;志失而心气虚弱,就会导致丧失神明;神明丧失,就会陷入彻底的迷惑之中;陷入彻底的迷惑之中,则认知理解(参)与九窍感知(会)无法合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养志的本源,关键在于安己于道,不役于物,不累于欲;自己安定之后,人的志意(思力)才能实坚;志意实坚,操作主宰天下的威势才不会耗散到无聊的俗务之中,如此神明才能长久的固守于心中,才能包覆万物于自己的威势之中(以整全的威势分于万物)。

黑雪无痕 发表于 2019-8-29 15:40:00

第7周:第2章 养志法灵龟

  四、层次要点分析
  1、养志法灵龟
  养志就是将四散的心气像乌龟把头四肢尾巴缩在一起一样,所以说“养志法灵龟”,灵龟为北方玄武。立事之前,先立志。志就是自己想要什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就需要养志。
  2、为什么需要养志?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人需要养志,或者说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是因为他的心气、思虑不够通达。所以立志,得有一个更前提的基础。那就是心气足以通物,然后才能理物运物。理解了这个世界的情况,继而想把他造化成什么样,通过对世 界施加影响力,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产生了志。
  3、志和欲的关系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欲,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欲分为正欲和奇欲,完全没有欲的人无法生存。有了欲,进而就会生志,我想做什么。知道了我想做什么,接着就会想如何实现,这就是思。三思,审虑思、决定思、事思。所以,志是欲的使者,是连接梦想与成功之间的桥梁。
  4、志有大小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欲求过多,则心气散。心气散了,志气就会衰。志气衰,则思虑不足以通达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力,或者说他的聪明程度,取决于他的神,可以照耀和交会多大的世界。而让人变笨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欲望过多,精神不能内守,使自己精神衰弱。不同的人,有的人有大志,有的人有小志,有的人连小志都没有。原因就在于志气的大小源于心气的强弱。心气的强弱,取决于心气对这个世界所能通达驰骋的疆域。或者通俗的讲,一个人的心气有多高,他的志向才能有多大。
  5、怎么样才能让心气不消耗在无意义的欲望之上呢?
  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养志在于恬淡虚静,抱神守一。这样的话,人的欲求就不会恣纵过度。欲求不恣纵过度,志意就不会衰弱。欲求过多,人是无法守一的,那就变成了守二、守三、守四,就会忘了初心。不忘初心,才会思理通达,否则心思就被拐走了,步入歧途。
  6、养志的作用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养志可以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就会理达,理达才能与万物相和通。和通胸中就不会有乱气烦闷。因此和通在内可以养气,外可以知人。养志则心能与万物相通。知人识人,则能直接洞察人的根本。
  7、养志对识人的作用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要了解和控制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气志。这是一个人的根本,这个根本决定了他的能力,他能做什么事。
  8、不养志的后果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不养志,忘记了初心,心气必然不会稳固,随时被人贩子拐走。心气不稳固,思虑就不可能通达,看人看物理解不了。思虑不通过,志意就不坚定,疑疑惑惑,前怕狼后怕虎,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志意不坚定,应对万事万物就不可能像猛虎下山一样。应对不猛,志气就丧失了,心气也是虚的。志失心气虚,神明也没有了;神明没有,人就彻底陷入了迷惑之中。陷入迷惑之中,认知和感觉无法合一,造成认知系统的混乱。
  9、如何才能养志?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怎样才能养志呢,根源上在于安己。怎么才能安己呢,在于同天合道,抱神守一。人不离道,知常不妄,恬淡虚无,神明舍心,不役于物,不累于欲,这样便是安己的状态。

发表于 2019-8-29 16:20:05

似论文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黑雪无痕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