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发表于 2018-4-29 22:21:07

红叶的《黄帝阴符经》读书分享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8-6-10 15:45 编辑

身逢文化乱世,人人当励精图治,寻求自救。学习黄帝阴符经,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是为了压箱底,是为了认识世界规律,认识人的生存法则和正确的生命打开方式。我们现代文化离这个非常遥远。多一个同道多一个同类,子孙多一个好邻居。向祖宗学习作未来祖宗。我和大家一起加油!


论坛分享要求:
1、每周提交指定章节的分享
(1)抄录经文原文(请勿复制粘贴)
(2)辨字正音分别理解字句
(3)整体概括本周内容
(4)自由分享体会心得、故事
2、每个月最后一周做一次月度总结,丰俭随意,但要走心。

微信群自由讨论要求:
随时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观点异同限制。
注意努力避免各说各话,互不回应;
注意避免多主题长时间并行;
一个话题尽量讨论出个结果(或者达成一致,或者清楚界定差别)
注意营造用心交流的氛围(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时机降低交流效率时,注意调整)
最根本的提示是:从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各方面注意学以致用。

经文要求熟记背诵和日常吟诵(或者唱诵)
推荐陈琴的唱诵和吟诵方法

红叶 发表于 2018-4-29 22:40:45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8-6-10 15:46 编辑

《黄帝阴符经》原文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admin 发表于 2018-5-24 00:28:15

第一周任务

参照白云文章,整理全文译文

红叶 发表于 2018-5-27 12:01:36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8-6-10 15:47 编辑

《黄帝阴符经》译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测和计算天文,掌握宇宙运行规律,通过掌握的宇宙规律来按时进行农业生产,掌握宇宙规律的人(圣人)就成就了大业。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天地相交午以化成,这里指太阳。天有五贼:天地交午是由太阳所推动。谁掌握(贼:偷盗、拿来用的意思)了这个原理,谁就获得天授王权,指导农业生产,化成天下(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太阳推动阴阳二气生交再化成万物,天子按照这个天道治理天下。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手:工具,指各种天文仪。通过天文仪测算出来天时和宇宙运行规律,天子依照这个规律为百姓和万物立法则,指导农业生产,化成天下。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天之性是强阳之气,天的强阳之气化成万物,人类是强阳之气所化之物里面最强大的生物,所以人类代表了天之性的强阳之气。机:随机应变,根据时机而动。人的心就是这样随机变化的,是不定的。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观察宇宙运行规律而推知天文,以天文定人文,以天伦定人伦,这样人文、人伦就定好了,再以人文人伦开化百姓,这样人就被定好了,哪些人才能被称为人。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杀:时易命移。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易宿(二十八星宿)也是这样。在不同季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方向也会变化。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天时变推动地时变,地时变则节气生。龙蛇是指苍龙七宿,是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起陆:百姓根据苍龙七宿的变化,可以开始或结束进行农耕或农事。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人应天时地时而动,见机行事,进行农业生产。掌握天地大道,代天地化成万物,使万物为民所用。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为我所用。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天时(节气)到了,人应时(根据节气)而动(农业生产)。不早也不晚,刚刚好等农时到了的时候,再进行相应的农事劳动,这样人代天地化成万物就简单了。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以天时来指导人们行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人有性巧(有所过失)和性拙(有所不及),怎么才能纠正呢?去巧拙,去过和不及,做到虚已待物,静以待时,时至必动,动则必成。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人的精神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些感觉器官摄入信息,精神就要作用于外物上,这样精神就会外泄。其中口眼耳三窍,是外泄最厉害的。如何避免精神外驰,保全精足神全呢?那就是这些对外摄取信息的“窍”,该开的时候才开,不该开的时候就堵上。该动则动,该静则静,叫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正常情况下是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如果是火生于木,那就相当于是要天三生火,在春天的时候遇到夏天的高温,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春天气温太高了,那么庄稼就会欠收甚至绝收。   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如果国家由不懂道的人、破坏道的人、妖人妄人邪气的人来领导,或者辅佐君王。那么,等天地人时机成熟,国家就会崩溃。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知道修炼这些的人,称为圣人。——会观象授时,然后不离道悖德,去巧去拙,杜绝精神外驰,闭塞三窍,虚己待物,静以待时,时至必动,动则必成,防止心火犯木虚心实腹,根深固柢,击奸护国,以保江山稳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阴阳二气相推,使万物生、化、成、老、终、始,万物到了应该生的时候,万物便会生,到了应该死的时候,万物便会死,这是道之理。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万物得天地造化而生,所以天地之道为万物所用。人得万物养育而生,所以万物为人所用。人用万物的同时,对万物具有再造化之功,所以人又为万物所用。人掌握天道,用万物并也为万物所用。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天地人三者,天不出现长时期的灾异天气和环境,人不违背天道改造万物,万物就不会妖异化。这样,三者就是相宜的,万化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    所以人和万物兴旺,关键在于天时。圣王以天下为身治理天下。    动其机,万化安。    时机已到,时至必动,动则必成,天下万化俱安。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    人们通常只知道用人之道去改变世界,而不知道用天之道去改变世界,人绝弃妄为,循天理而动,才能成就大业。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人如何绝弃妄为循天理而动呢?观测日月运行规律,通过天文观测和计算建立历法和年月日时分秒。圣人掌握天文历法,就可以指导百姓进行农事劳动,就可以化成天下万物。圣人根据宇宙规律和历法、时间来治理天下,化育万物,就像神明出来指导一样。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天地造化之能的时机和原理,天下没有人能看到,也没有人知道天道。君子得天道,施天时运万物,则万物得以定化安,定化安则命固。小人虽得天道,但不能德布天下,则万物不得以定化安,所以小人承载不了天下万物之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眼睛瞎的人,听力会特别好。耳朵聋的人,视力会特别好。目耳口塞闭其中之一,统天化物(道)的本领会增加十倍。眼耳口终日塞闭(至虚至静),就能须臾不离大道,故能用道之极、全。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人心既可以生,也可以死;既可以受污染,也可以重新洗涤干净。原理在于眼睛,眼睛就像开关一样,睁开眼睛摄取万物则精神外驰,闭目则精神内守。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天生万物,就是任凭万物自然而然的生长,没有额外对万物施加影响和关注,但万物尊天道而生存繁衍得很好,就像施加了影响一样。春雷春风,并没有加恩给万物的意思,但万物都蠢然而动,好像受了天的大恩才成这样的。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不与天地万物违和,天命谓性,与天地万物相和则有至乐,有至乐者则天命全,命全则性余,自正的人至静,不会刻意勉强妄为,能静笃勤守,不离天道。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天之私,是为了造化万物,并让万物和谐共生,井然有序。但实则是,万物各取其所需,各成其所是,各为其所自然。这是用之至公。正因为其用之至公所以才能就天之私,造化万物,并使万物和谐有序自通天伦。天以一气统御万物,以时节地理分一气,故能因气之分,而成物之性。并以气之变化,而演万物之变化。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是一个生死的循环。天生则生,天杀则死。当生命开始后便随着天运奔赴死亡,也就是一个运数周期的终点。这是生者死之根。在终点,上一个周期结束,下一个周期开始,旧的生命结束了,新的生命又开始了。这是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生死互根,生死相徒之理,我们可以得知,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杀生者为害,但其结果却是不死,导向了恩,是以恩生于害。生生者为恩,但是结果却是不生,导向了害,是以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愚人观察天地,得出天地万象的结构,以结构再推算出来数理模型,认为这便得天道成圣。其实这并非至道。我认为,应该掌握天地运化的动态数理模型,察时变来化成万物,才是真正的至道,才算是真正的至圣。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    当人们无法理解变易之道,那么就对未来缺乏进行判断的依据,只能依靠占卜和一些巫术,来臆测未来的变化,是愚蠢的缺乏依据的对未来变化的判断方法。以这些愚蠢的预测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为圣人之道,我不以这样的愚蠢做法为圣人之道。而是以变易穷通之机,为圣人之道。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水,天之道。火,人之道。沉水入火,指丧天道举人道。虽察天文地理,不察时物变易之道,虽知天命,但不知变易之道,穷通之机。这样的其结果,就会造成天下失道,万物失宜。最终,天下大乱,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宇宙天地万物生于一,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宇宙万物未生之前,没有任何的动,只有静。有物之后,才有形质,在未有形质之前,道便是至虚者。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天地生,则阴阳二分。天地阴阳二气,互根互生互化互成,为互浸。阴阳二气之间的此消彼长,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为阴阳互胜。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阳气长一份,阴气便退一分,同样,阳气退一分,则阴气进一分。这便是阴阳二气相推。阴阳二气相推,则有四时生,四时生则演化万物。是谓万物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自然之道:一是格物致知,体察天地文理。二是体察天地万物变易之道,观象授时,通达时变,以时物文理制作天文历法。三是最高的道,是体察自然至静之道。圣人知道,自然之道不可违,所以制自然无为之道统治天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道至静至虚,无名无状,无物无象,所以没有方法来测知观察道。既然无法观察,所以也更不能给出关于道的数理模型。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象矣。 至静之道,虽为律历所不能契,但道生天地万物所呈示出来的万象,则是律历可以契的。观天象,得天文,察天文,而得天数,因天数而制历法。因历法而制天理,八卦甲子便是历法。天地造化万物之神机,便秘藏在这些历法和天理之中。   我们懂得了阴阳五行八卦,年月日等历法等易理,循天地变易之理,知阴阳相胜之术,观察万事万物,就如同有天象可循一样,那样的昭然可鉴。

兰兰 发表于 2018-5-27 13:56:01

红叶姐,神速呀,向你学习。

红叶 发表于 2018-6-1 21:27:27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8-6-2 21:59 编辑

《黄帝阴符经》译文:观测和计算天文,掌握宇宙运行规律,通过掌握的宇宙规律来按时进行农业生产,掌握宇宙规律的人就能成就大业了。天地交午是由太阳所推动。谁掌握了这个道,谁就获得天授王权,指导农业生产,化成天下。太阳推动阴阳二气生交再化成万物,天子按照这个天道治理天下。通过天文仪测算出来天时和宇宙运行规律,天子依照这个规律为百姓和万物立法则,指导农业生产,化成天下。天之性是强阳之气,天的强阳之气化成万物,人类是强阳之气所化之物里面最强大的生物,所以人类代表了天之性的强阳之气。人心就是这样随机变化的。观察宇宙运行规律而推知天文,以天文定人文,以天伦定人伦,这样人文、人伦就定好了,再以人文人伦开化百姓,这样人就被定好了。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易宿(二十八星宿)在不同季节会变化,北斗七星的斗柄方向也会变化。天时变推动地时变,地时变则节气生。苍龙七宿是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百姓根据苍龙七宿的变化,可以开始或结束进行农耕或农事。人应天时地时而动,见机行事,进行农业生产。掌握天地大道,代天地化成万物,使万物为民所用。天时(节气)到了,人应时(根据节气)而动(农业生产)。不早也不晚,刚刚等农时到了的时候,再进行相应的农事劳动,人就能代天地化成万物了。以天时来指导人们行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人有性巧(有所过失)和性拙(有所不及),怎么才能纠正呢?去巧拙,去过和不及,做到虚已待物,静以待时,时至必动,动则必成。人的精神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些感觉器官摄入信息,精神就要作用于外物上,这样精神就会外泄。其中口眼耳三窍,是外泄最厉害的。如何避免精神外驰,保全精足神全呢?那就是这些对外摄取信息的“窍”,该开的时候才开,不该开的时候就堵上。正常情况下是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如果是火生于木,那就相当于是要天三生火,在春天的时候遇到夏天的高温,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春天气温太高了,那么庄稼就会欠收甚至绝收。如果国家由不懂道的人、破坏道的人、妖人妄人邪气的人来领导,或者辅佐君王。那么,等天地人时机成熟,国家就会崩溃。知道修炼这些的人,称为圣人。——会观象授时,然后不离道悖德,去巧去拙,杜绝精神外驰,闭塞三窍,虚己待物,静以待时,时至必动,动则必成,防止心火犯木虚心实腹,根深固柢,击奸护国,以保江山稳固。天地阴阳二气相推,使万物生、化、成、老、终、始,万物到了应该生的时候,万物便会生,到了应该死的时候,万物便会死,这是道之理。万物得天地造化而生,所以天地之道为万物所用。人得万物养育而生,所以万物为人所用。人用万物的同时,对万物具有再造化之功,所以人又为万物所用。人掌握天道,用万物并也为万物所用。天地人三者,天不出现长时期的灾异天气和环境,人不违背天道改造万物,万物就不会妖异化。这样,三者就是相宜的,万化既安。所以人和万物兴旺,关键在于天时。圣王以天下为身治理天下,时机已到,时至必动,动则必成,天下万化俱安。人们通常只知道用人之道去改变世界,而不知道用天之道去改变世界,人绝弃妄为,循天理而动,才能成就大业。观测日月运行规律,通过天文观测和计算建立历法和年月日时分秒。圣人掌握天文历法,就可以指导百姓进行农事劳动,就可以化成天下万物。圣人根据宇宙规律和历法、时间来治理天下,化育万物,就像神明出来指导一样。天地造化之能的时机和原理,天下没有人能看到,也没有人知道天道。君子得天道,施天时运万物,则万物得以定化安,定化安则命固。小人虽得天道,但不能德布天下,则万物不得以定化安,所以小人承载不了天下万物之命。眼睛瞎的人,听力会特别好。耳朵聋的人,视力会特别好。目耳口塞闭其中之一,统天化物(道)的本领会增加十倍。眼耳口终日塞闭(至虚至静),就能须臾不离大道,故能用道之极、全。人心既可以生,也可以死;既可以受污染,也可以重新洗涤干净。原理在于眼睛,眼睛就像开关一样,睁开眼睛摄取万物则精神外驰,闭目则精神内守。天生万物,就是任凭万物自然而然的生长,没有额外对万物施加影响和关但万物尊天道而生存繁衍得很好,就像施加了影响一样。春雷春风,并没有加恩给万物的意思,但万物都蠢然而动,好像受了天的大恩才成这样的。人不与天地万物违其和则有至乐,至静者自正,不妄为,不背道而为,静笃勤守不离天道。天的私心是为了造化万物,让万物和谐共生,井然有序。但实际是,万物各取所需,自己成长,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这就不是用私,而是用之至公。因为天用之至公,以一气统御万物,并以气之变化,演万物之变化。天生则生,天杀则死,当生命开始后便随着天运奔赴死亡,也就是一个运数周期的终点,在终点,上一个周期结束,下一个周期开始,旧的生命结束了,新的生命又开始了。生死互根,生死相徒,杀生者为害,但其结果却是不死,导向了恩,生生者为恩,但是结果却是不生,导向了害。愚蠢的人观察天地,得出天地万象的结构,以结构再推算出来数理模型,认为这便得天道成圣。而我认为,应该掌握天地运化的动态数理模型,察时变来化成万物,才是真正的至道,才算是真正的至圣。人以这些愚蠢的预测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为圣人之道,而我不以这样的愚蠢做法为圣人之道,而是以变易穷通之机,为圣人之道。丧天道举人道,就会造成天下失道,万物失宜,最终,天下大乱,自取灭亡。自然之道至静至虚,万物都是从中演化而来的。天地阴阳二气,互根互生互化互成,此消彼长,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阳气长一分,阴气便退一分,阳气退一分阴气就进一分,这样出现四时然后演化万物。所以圣人知道,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以自然无为之道统治天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妄为。至静至虚的道,无法用律历来观察和描述。至静之道无法用律历来观察描述,但万物所呈现的象可以观察描述,八卦甲子便是观察和描述万物之象的历法。,天地造化万物的神机,便秘藏在这些历法和天理之中。我们懂得了阴阳五行八卦等易理,知道了阴阳相互演化之术,观察万事万物,就有天象可循那样的昭然若揭。



红叶 发表于 2018-6-2 17:09:49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8-6-10 15:49 编辑

第二周:
中心论点:机:天机、盗机、人机一、天机:体察大道。
论据:1、天有五贼,见之者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2、立天之道以定人也。3、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如何做到: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二、盗机:把握大道。
论据:1、天生天杀道之理。2、三盗既宜,三才既安。3、食其时百骸理。4、动其机万化安。
三、人机:运用大道。
论据:1、机在目。2、禽之制在气。3、至静之道。
心得:在我们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中,本是一体的,清扬之气上升为天,沉浊之气下沉为地,阴阳二气相生、相交,化成万物,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要生存繁衍下来,得懂得宇宙运行规律,观测天象以掌握农时指导农业生产。也要了解天地人之间存在的规律,掌握时机,做到天之机应时而出,人之机相时而动,随机应变。怎么做到呢?机在目、禽之制在气、至静之道。


红叶 发表于 2018-6-10 17:12:14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8-6-10 22:15 编辑

第三周

红叶 发表于 2018-6-16 22:33:38

本周总结

红叶 发表于 2018-6-22 21:57:06

第四周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红叶的《黄帝阴符经》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