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女 发表于 2018-1-22 09:57:29

黑河女的读书分享

道德经读书交流群入群规则:
1、群内推荐指定导读书,规定读书进度
2、自主阅读,网上交流和提交作业
3、在后面跟帖提供如下信息可接受邀请加入:
   (1)对道德经的印象或者理解
   (2)为什么读道德经
   (3)能否坚持分享每周(没有任何假期)规定阅读内容的心得,并参加自由讨论
   (4)能否坚持用心读完全书
4、活动免费,但需要缴纳保证金每章10元(共计81章+2章导言),每周2章。没按照进度要求完成阅读的按比例扣费不退。累计三章没按进度要求提交分享和参加群内讨论的,保证金全部扣除(扣完保证金以后,经过同意的可以继续参加,但需要补齐余下时间的保证金)。所扣保证金用作以后各类公益活动。被扣交保证金者不获得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权。
5、指定导读读本白云先生著《老子之道》,也可以自己选择导读书。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 18:04:14

读书心得分享


首先如果不是老师的推荐,估计我不会选白云先生这个导读版本,因为之前看了白云先生写的某些文章,某些还不是特别认同。不过老师说了,要保持开放心态,“尽量不因为自己的预设立场影响对作者的理解”,老师经常强调要看到有的,同的,我想的是如果总是看到没有的,不同的,首先这个立场一敌对,就容易一叶障目,什么也看不到,真的变成狭隘的利己主义者了。调整了这个内在姿态,再来读这本书,好像会轻松一些,行动也会爽快些,没有那么多内耗。
一、 自序讲的是老子思想的起源以及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首先说说我对作者介绍的道儒法思想起源的理解。
       作者一开始就说中国文化只有一个源头就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也不是老子个人的原创,而是传承与上古时期的三皇古圣。三皇时期没有文墨记事,只有结绳记事,天是这样,用绳子记录下来,备于天,所记录的就是天本来的样子。没有专门的有关人的文化,所谓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所谓“天人相通,合而为一”。
      五帝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凸显,虽然这个时候主流思想仍然是天人合一,但渐渐地随着人要向天要更多的东西,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欲、探索欲、改造欲越来越明显,于是天人两分也渐渐成为趋势。怎样是更好的?有欲望就有期待有自己的判断,每个人的判断都有可能不一样,所谓的“人失其天,道德不一”,有争斗出现,“不得已”才有了儒家思想的诞生。这个不得已说明儒家思想的出现是局势所迫,是为了解决问题出现的。人不能通天,那就把自然之道提取出来,立规矩:“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从外在约束人心。这个规矩其实缘于人心,缘于人心里面还未完全丧失的天道,所以儒家思想本身也是符合天道的。这是我理解的作者说“华夏圣王之道一直都是天人两道共存而并用。”之所以能共存,是因为这人道也是缘于天道。
       可有的时候有的人就已经完全丧失了天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人,这个外在的约束没有了人心内在的天道响应它肯定发挥不了作用,只能来硬的,用对待不是人(非人?是兽?)的方法处置,由其他人行使对这些人人心的管理,权道就出现了。(所以权道只能用来管事,正常情况下来管人就会让人感觉没有人情味。)“故道、儒、法,三家同源一体,其道为一,而用之各异。未乱用道,将乱用儒,已乱用法。”
      所谓的道儒法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像现在的思想很多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就像王阳明说的“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时变事变。
      很明显现代人已经是失道太久,儒家思想的诞生表明天下无论多少思想诞生没有人心内在的天道响应,对人本身便不会有什么用处,因此唤醒人心内在的天道才是正道。所谓的“以天可以立人,而人不可以立天。”这才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就是“以期使人复天归道”。


二、导言一是作者对道德经题目中三个字的解读;
       我感觉在这里用体会更能理解。道为万物之宗,为伦理之宗,为造化之宗。这个万物也包含了人。所以人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
      万物合道故积德。德就是“合道”。大道无形,有了“德”,万物才成,万物本来的那个样子即是德。对于人来说,“人行于道上,则能有德”。
       经不是随便哪个人说的话,是具有通天之道的人所说的话,是真人真言,这里面有一个意思,就是人和他的思想是统一的,他和他的思想都是天道。


三、导言二是作者对老子本人的解读。
       想到以前有个研究生老师说过读书一定先读作者,思想只是这个人的一部分,了解了这个人似乎更了解他的思想,他每次讲课一定会从他导师讲起,先讲一大堆人,最后才开始讲书上的内容。
      老子本没有著书立说的欲望,没有打算影响谁,顺其大道而已,他要做的就是天要他做的。“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而隐。”如果你活的这一辈子时运不济,那就会“像蓬草一样苟存性命”,从现代思想来看,这会让人埋怨怀才不遇、不公平等等,可是在老子看来,这就是顺道自然。
      虽然是老子列传,大部分内容却在讲老子的思想传承演化。
      老子和孔子的对话表明,老子劝孔子别做不合道的事情。老子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继承者,他的思想和做法表明道是有踪迹可循的,他用寓言、用对儒家和墨家的讽刺,从各个角度阐述道是什么,“纯、素、真、一。”
      道家的思想超越了生死,因为生死也是天道的一部分。儒家说的更多的人死之前的事情,怎么好好活。(这一块儿待续。)
      

张文玲 发表于 2018-2-10 13:02:28

亲,今天晚上12点以前须抄背课文及分享心得哟!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0 21:17:07

第一章第二章阅读
一 经文原文
见照片:
二 读书笔记
1、第一章 可道非道
(1)整体理解:
第一章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整体性解释。
但他没有直接道是什么,而是从打破对道常规的理解开始,说道不是什么,前两句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道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的,不可执用的。这里只能用体验去感悟道,一旦试图去描述它,就不是道了。老子的这个一开始的立意就是避免我们对道的“执”。
接着说了道的演化。道在天地存在之前已经存在,后无生有,有生万物。
第四句说了人如何领会和认识道,以无观无,以有观有。(这里有两种断句方式,查阅各方解释,据说自从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之后,多倾向于“无欲”,放在一起理解。我比较认同白云先生的解释。因为如果是“常无,欲以观其妙”,读起来似乎就有两个助词,老子字字珠玑,在这里不至于用两个助动词吧。)无欲的状态就是合道的状态,以合道的方式就能体验到道的奥妙玄妙,有欲的状态观察到物的名实和差异。这里看得出来老子并不排斥欲望,当人要认识万物的形态和差异时,真正地对其了然于胸、清晰明了,一定需要欲的推动。
最后一句说了无和有的关系,同为道,称谓不同。都是同样的奥妙深远。玄是道的状态。无和有,玄之又玄,是万物产生衍化的途径和诀窍。
无是道之本体状态;有是指道之用,无生有,有生万物;玄是道之相,千姿百态,生生不息,变化莫幻。
(2)发散点:无欲以观其妙,白云先生说的是"领会到无,则生无欲,体验无的玄妙";有欲以观其缴,白云先生说的"观察到万物,则生有欲,理解有生万物"。我理解为,这种"领会"和"观察"的状态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前者让我想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后者让我想到了"格竹"的状态。


2、第二章 作而不辞
(1)整体理解
这一章是讲道的应用。先讲人道,人道的弊端,又次引出圣人行天道是怎样的状态。
前两句,人道中把美和善是有固定的标准的,但是正因为这样特定的标准,反而不美、不善了,真正的美和善就是合道。按照白云先生的解释,"故有无相生"这一系列排比句好似都是从各个角度说行天道和行人道的一种参照状态,总体上说行人道是"不美不善"的,因此才有了下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圣人如何行天道的。
(2)发散点:
      这里人道的不美不善,我的理解是,并不是说老子在贬斥人道,所谓"恶"不善"就是不好的,是被排斥的,只是现代人的分别和理解,我感觉老子在这里只是在描述一种非合道的状态,如果说善和美真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符合天道,不符合天道的就是不善不美的。
      我看其它文献还有一种解释我也挺有感触的,说是这一段开头几句讲的人的分别执著,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都属于有为之法。"故有无相生"这一段排比说的万物的生成、万物的不同形态、不同地位(高下相倾)、不同言语状态(音声相合)、不同行为状态(前后相随),总之是对众生的综合形容。如果这么说,众生相就是呈现这么一种相对的、变化的状态,所以没有绝对的标准。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0 21:20:15

attachment/photo/Mon_1802/33_e6031518268780d408dbbad89af5a.jpeg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0 21:21:16

回 张文玲 的帖子

张文玲:亲,今天晚上12点以前须抄背课文及分享心得哟! (2018-02-10 13:02) images/back.gif

谢谢班长提醒!

admin 发表于 2018-2-10 22:06:06

莫用佛家思维理解老子,他们思维方式应有不同。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7 17:37:15

O哦,那我去看下这个不同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7 17:43:50

attachment/photo/Mon_1802/36_f4b9151886059716d7789ddc6c0ea.jpeg

黑河女 发表于 2018-2-17 17:45:37

二、读书笔记
第三章 圣人之治
这一章讲圣人具体如何行无为之治:使人们不过度的追求过多的财富,这样他们就不会相互争夺;不过度重视那些难以得到的东西,这样他们就不会想着彼此盗取这些稀奇东西;不使那些引起超乎人正常生存需要的欲望的东西出现,人们的心思就不会不安定。所谓圣人之治,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就是让人们抱朴守真,去人欲,使心纯净自然,守神如一,身强力壮,回归天道。通常人们不过分追求外界万物、没有非分的欲望,即使那些好为人道的阴谋家也不敢有所妄为。自然天道,不去做不必要的干预,天下也无须治理。


心得1:民无知无欲,知者不敢为。
知者之所以能蛊惑人心,乃是因人心不净。无人道之奇欲,自然就不会被他人操控。


心得2:不见可欲
虚其心,具体怎么做?不好做。圣人不使那些引起人非分之想的东西出现,作为普通百姓,自己要避开那些东西。


心得3:不尚贤
如果把贤作为贤者、人才来理解,人才没有固定的标准,按照天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天赋才能,如果过度重视某些人才,就会让某些人削足适履,争名夺利,破坏天道。


第四章 冲而用之


这一章用一种具象的方式整体地描述道生万物的状态,道与万物的关系,道生万物同时也摧毁万物,万物得以生生不息,道得以永恒不没。道,不断地涌现生出万物,但并不是被万物塞满了。道像打着旋儿的深渊,是幽深、动态的、变化的,万物从那里产生。万物产生之后之所以没有塞满宇宙,是因为万物在产生的同时,万物也在被摧毁,化成尘埃,回归于道的状态,如此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道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看上去清澈透明,实际上又在不停地运转着。这种清澈透明近似于无的状态,恰好说明万物造化的速度之快,快到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实际上只是我们的感官生理限制,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状态。这更加说明道的奇妙神奇。我不知道道是谁的儿子,像是上帝的祖先,这句话也是用一种比喻象征的方式说明道是主宰万物生成和造化的帝的创造者。
       读这一章,特别有可视感,心中对万物造化的敬畏油然而生。
心得:有和无
读这一章,对前面"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缴""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更有感触,尤其是"湛兮,似或存",让人体验到无即有,有即无。在这种万物高速造化地状态下,以无观有,不足以察万物,以有观无,不见道其妙。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黑河女的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