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 发表于 2018-1-16 00:13:40

第22课 家庭“产品”之智商  (20180111)

   大家好!我们的课要结束了,这是最后一个单元——家庭的“产品”。
   什么是家庭的“产品”呢?在这里我想传递的意思是:你看我们呐,从家庭为什么要诞生、为什么要有家庭,然后从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关系、家道、家风、家庭角色,一路说下来,那我们这个家庭到了最后能留下个什么呢?钱会花光,这是毫无疑问的,是吧?财物,不光是自己会用光、会消耗,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变化啊,原来属于我们的财物,其实都有可能会化为乌有。比方说你现在所踩的那块地盘,你知道它原来是谁的吗?它原来可能跟你们家毫无关系。是的,那你现在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后来人也会站在你的地盘上说:“这是我的”?还有我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我们一生的成就,这些东西过后有谁知道呢,是吧?我们在这个时代里面拼命挣的钱、拼命地挣社会地位、挣来一个好名声……但是,可能换了一个圈子看起来,你这可能就是最糟糕的事情。所以这个家庭啊,从我们说一堆泡泡开始,从人的欲望哦,欲望开始然后搞一堆泡泡,然后再搞一个欲情亲恩的角斗场,里边搞,然后呢还有什么边界哈,系统,然后还有什么夫妻关系系统、亲子关系系统、兄弟姐妹系统,还有家里面家道运行啊,要养生养命,家风呢要讲“和合业”,家庭角色里面有老人、青壮年和少年,这么复杂的一大摊子,转来转去,我们每个人都会死掉。然后呢,后面的家庭呢,我们后人的家庭呢又陆续地不断诞生。你看看,一个特定的家庭,它到底留下了什么呢?这才是它的产品。我们挣的钱、挣的社会名望、我们受过的教育、我们一生成就的高低,不是产品,因为它很快就会烟消云散。那只有那些能够万代传承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产品。至少,不说万代,你两三代你要管吧,不然那叫什么产品呢?那是你们这个家庭自产自销的东西,对后来的人没有用处,那不能叫产品。确实我们又一直在纪念我们的祖宗,一直又在觉得我们要认祖归宗。说咱们中国人呐,最大的宗教,就叫祖宗教(笑),所以叫“宗教”,宗教是认祖归宗的“宗”,啊,不是别的意思。在汉语里面宗教叫宗教,在其它语言里面可不叫宗教(笑)。所以我们这么认祖宗,那祖宗一定给了我们什么了不起的东西,那么哪些东西符合这个标准,符合这个标准叫做家庭产品、能够传下来后人用的、那个家庭之外的来用的东西呢?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业,家业。
   我们还记得,什么是业,是不是啊?业,首先是行动。让孩子写作业啦,就是要行动。行动叫业。事业,那也是要行动。事业、工业、农业、教育业、心理咨询业……是吧?各种各样的业,首先是要行动。然后,这个行动呢,得有成果。然后还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人,比如说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他都养成了一种内在习惯、构成了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这才符合业的标准——业的基础是行动,业的后果是习惯,是可以传承的氛围,所谓的魂。所以呢,魂,流淌在这个家的上空,流淌在这个家族的子孙后代那个地方的东西,那个叫魂的东西呢,啊,才是我们的真正的家业。我们会经常听到说子承父业、父债子还,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这里说的子承父业,最根本的,还是刚才说的这个魂的业,精神的业;说父债子还,其实,也不主要是指父亲欠的财务上的债,而是指精神上的、家魂建设上的债,那是子女来还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明确一个概念:家庭的产品,就是家业。这个产品、这个家业,主要是精神性的、氛围性的,主要是魂。
   按照我们现代语言来说,这个魂,作为产品来看待的魂,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不知道你会使用什么样的概念体系来描述这个能够称得上产品的、称得上家业的那样一个东西,我使用的现代概念是——智商、情商和行商。
   【智商、情商、行商】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说说智商。在我们最早发布的课程计划里头,情商是放在智商前头的,但是我在准备这个课程的时候,发现不能够把情商放在前头,虽然它应该在前头。因为把它放在前头,其实不符合我们自己这种欲界众生的这种内心逻辑,所以呢,把情商和智商的位置就换了一下,先跟大家说智商。


1,智商是什么
   智商是什么呀?你好好体会一下,别只是等着我跟你说,我说的其实再好再差都不重要,因为那是我说的,最关键的是你现在要摸一摸你的心里头,你装的那个智商的那个概念是什么东西,什么是智商啊?要真正理解智商是什么,要先说另外的两个概念,一个是能力,另外一个是智力,最后才是智商。
   (1)能力
   大家说什么叫能力啊?大家找找你心里头,能力是个什么东西?什么叫能力?这个词我们天天挂在嘴边,“嘿这个能力好强啊”,“哎哟我没那个能力”,是不是?啊,这个事情那不在话下……能力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了一个极端重要的角色,可是你有没有认真琢磨过一次:什么是能力?你天天都在喊你没有的东西,你不够的东西,那它是什么?
   【任务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素质】
   我这句话你觉得能不能够定义出能力来呢?符不符合你心里边那个能力呢?这句话不长,但是这句话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在我的理解里头,这句话我们要一个词、一个词地来理解。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叫“任务活动”。有很多活动是不带任务的,是吧?那什么是任务呢?任务在你心里边是个什么东西呢?任务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把握,它在我们心里边是完全不同的样子。比方说,孩子们上学,我们父母亲工作,为什么天天要去上班呐?人呐,一辈子多不容易啊,是吧?从十八岁二十岁大学一毕业开始,本科硕士博士一毕业开始,一直到六十岁(听说还要延迟退休时间),人一辈子的黄金时间差不多就折腾在这个事情上。这么不容易的一辈子,在这个事情上,花那么多时间,这一辈子差不多都废了,如果它没有意义的话。那不就是在完成任务吗?也是跟刚才说能力一样的,任务这个东西这么重要,我们真正一辈子能干事情的时间、身强力壮的时间,都在跟任务打交道。什么是任务?任务有时候或者说大多数时候,在我们心里边是一种恐慌,因为如果不完成要遭受惩罚、不得善终,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心里的任务的基本特质之一。那既然是恐慌了,嗯,这就有点麻烦。那么在另外一些人心里头呢,任务不是恐慌,也不是惩罚,任务是应该的,或者是我愿意。这就不同了,这也是任务,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这样的任务。
   任务就是事先对成果、对进度、对那个时间期限、对完成方式等等有要求的,具有某种唯一性要求的一种活动叫任务。任务不是以你自己为中心的,任务是别人下达给你的。你说“我自己规定的任务也是别人下达的吗?”,好,你体会一下是不是呢?是吧?是别人下达给你的。那么别人下达给你,这里边就有一个分水岭,你跟别人是个什么关系,你跟他是个敌对的、对立的关系,那么你执行了他下达的任务你就消灭了自己;如果你跟他是一个和合体,是一致的、是一体的,那么他下达的任务就是你自己的任务。这个说得有点多了,是吧?那任务就是要干的事儿,必须要干的事儿,就是有规划、有规定、有质量指标、有人验收的这样子的一系列的活动,叫任务。
   第二个要说的是“体现出来”。“没什么特别啊,有什么好说的?”有!“体现”这两个字特别值得体会,体现、体现,我们说体是什么东西啊?我以前说过,我不太用团队这个概念,大家很少听到我说团队是不是?我喜欢说团体。合则成体啊,体,这个体有感觉了吧?体现,体现,体现……体现出来——它不光在体里头,它已经出来了!所以“能力”不是“能力”,前面这个“能力”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能力,而这个后面这个“能力”它不是我们这个产生能力的本体。这个产生能力的本体是一种什么啊?是一种体,是一种和合体。什么东西的和合体?一个人各种心理资源、各种心理组织方式,各种构件儿和程序所组成的体,一个和合体,这是能力的来源。而这个体,它现出来了,这就是“体现出来”。
   “素质”呢,素质是什么?什么叫素质?这词用得也蛮多的,是吧?现在我们老拿素质这个词来说事儿,老拿它做标准。那啥是素质?素,就是光溜溜的,不经过装饰、修饰、不经过打扮、掩盖的,这叫素。一直以来都这样,本来就这样,就是素。质呢?质就是体。素质,就是素体(笑),就是裸体。什么东西的裸体呢?体现出来的裸体。那就是我们精神灵魂的赤裸裸的表达,它最本质的那点东西,没有经过修饰、装饰,不用其他东西来表征的,它用自己来表征自己的那个东西,叫素质。
   那你说这能力是个什么东西?能力的本质(真正的能力哈,我们要定义的能力),它是人的一种体性结构,并且是最素的那个质。但是呢。这又不是那个质、那个素质本身,而是在活动当中现出来的,体现出来的、彰显出来的。它就很虚,但是又很实——说实呢,是它在任何地方我们一下就能看出来,一眼就能观定,它的效果,有能力跟没能力这效果完全不一样,这个没有疑议的;说它很虚呢,那你说这素质是什么嘛,你说不清楚,那素质是什么呢?
   所以,能力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身心结构、精神状态的一种影像、一种核心本质。当然,是从哪个角度去说的呢?是从机能性、功能性、有用性的价值评价上去说的——值不值钱、有没有用处,用我们在别的地方的一个表达方式,是一种“我-他”的观察方式、一种描述框架——“你对我有没有用啊?”、“哎哟,能力强哎!”那能力强对我的用处是什么呢?可能你能力太强了我就难受,因为你强我弱嘛,是吧,那我要吃亏,所以我为中心的。所以这就是能力,能力是什么呀?是精神本体,这个精神本体,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一样,有能力、能力、能力……这能力好像还真是有重量、有体积似的,真是一个体,没错,这是一个体,但这个体你要用心把握,它就是我们的精神状态、精神结构,就是你这个人的什么?魂魄,魂魄。
   这个能力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你看,它在每一个具体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的能力,它是不是这一次用了之后它就消耗了,下次就没有了呢?是越用越多了呢,还是越用越少了呢?这个挺有意思的,这个就不符合我们对象化看待事物的一般的规律,一般的东西都是越用越少的,这能力这东西,越用越多吧?它不消耗的,好奇怪哦!它不消耗的。在这里就要引起、提醒一个注意哈,有时候我们会主张说,“哎呀这个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要求(低)一点”……说穿了就是对自己(有时候哈,不是每个时候)放逸一点、懒惰一点、不像人一点、不负责任一点。(停顿)这里边有危险,能力是越用越好啊,你对自己太好了,你能力会下降,你体质会退化。
   (2)智力
   现在来说说智力了。那么这个智力是什么东西呢?还是那样的,不要听我说,要在你心里面找。你对智力是非常熟悉的,你也知道什么是智力,你心里面有一个叫做智力的那个东西,在你心里头装着的。带着这个来听我说,你看看我说的是不是你心里面那个东西,如果不是,有什么不同。
   智力,它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些能力,用一个完整的一句话来说呢,就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叫认识事物啊?从看到、听到,到明白它是个什么东西,到明白它的好处坏处,到明白它跟别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到明白它跟事物所构成的关系对我这个人的功能和作用,这是认识。
   理解,刚才的认识里边已经说了一部分理解了哈,我们心里边的理解是什么啊?我们心里面的理解就是:这么大一摊子事情,你得把它解了啊,就像题目一样的,那你不解,这个不是睡不了觉嘛,对不对?那用什么来解呢?用理来解,道理来解。这里边其实就是,理解的意思其实就是,用符合规律的大家都过得去的、又对我有好处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样子的一种解,解决、解开、破解、权衡。那么理解呢,就是认识规律,认识自然大道,认识什么叫合道合德。然后接下来就是……这就获得了知识了,是吧?就获得了知识了。
接下来就是,运用这些知识,又去干什么呢?去解决问题,至少是制定方案。
   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大家想想看,这个智力活动是一个什么活动啊?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一个什么词啊?每个人用的词肯定不一样,那么,“聪明”这个词我相信,嘿嘿,笨-聪明,这一对词,很多人都会选。那么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个认知过程啊,对,太对了,这是一个认知过程。但是呢,又有点不像,后面还有解决问题呢,那解决问题是纯粹的认知过程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所以认知这个词不好用。所以这个你就要好好去把握了,这个智力是个什么东西呢?
   审虑思、决定思、事思(动发胜思)
   智力这个东西啊,其实我想用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但是很多人又很熟悉的一个概念来说。智力,是指我们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进程,那个运转系统,那个程序里面的这样一个环节,和这个环节之前的一个过程,那就是“动机”,和动机之前的事。动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思啊,我们说这个“办事情不要着急啊,三思而行啊”,可是你知道吗,我们说三思是说错了的,我们说三思而行就是慢点的意思、多想的意思,但是动机里边这三思不是这个意思。动机的三思,第一思是审虑思,审查的审、考虑的虑,审虑思。审虑思是干什么呢?收集信息、找到这个事情跟事情之间的联系、形成理解、预测后果、制定可能性的方案,这方案可能不止一个。你看,这全套过程,就是个审虑过程。审虑思,是不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认知过程啊?
   一个人的审虑很好,他什么都想得明明白白的,但是这能说明他的智力好吗?他的智力在审虑这个环节表现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智力很好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整了三个方案出来,三个方案都各有长短,各有优势和劣势,但是他拍不了板,他决定不了采用哪个方案——这个叫决定思。他没办法决定。你看到了没有,那些犹犹豫豫的人,总是要去问别人的人,我们会说他聪明吗?你说起来心里面是不是会感到别扭啊?有时候能说,有时候则不能说,是吧?所以这个决定思是动机的第二思。
   动机的第三思呢,那就是,好啊,拍了板了,拍了板了就拍了版了,好!我们决定做了!这就完了吗?完不了啊!那决定做了,那大家都不做!决定完了还得有人做啊,你自己还得动啊,是不是?还得亲自去执行啊。有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是办不出个好结果来,或者是懒惰,或者是很笨、做事情很笨,你明显感觉到就不是聪明人。那么其实在这里,他不是他不明白,而是他这个事思,就是要做事情,驱动,自己的内部驱动自己去做事情的驱动力不强!所有的事情他就决定了就以为是完成了,是实现了。这种人,你能说他的智力好吗?
   所以归根到底啊,智力啊,是我们人的一个动机功能,动机系统的功能,三思的能力强不强。三思的能力不强的话,那基本上就叫智力很差。
   (3)智商
   能力是一种,怎么讲,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体性特征,对不对啊?只要他还活着,他这个就是这样的,没问题的。你说他退化了,退化了很快就能恢复。只要他有这能力,他就不会有退化的时候。那么智力呢,是能力的一种,是哪一种呢?我们说的动机能力,动机活动的品质,三思。要有三思就是不能缺一点儿的意思,而不是说慢慢思,是不是啊?诶,这个就是智力,。那智力是一种绝对能力啊,我们说的体性嘛,素质嘛,你有1米高就是1米高,2米高就2米高啊,它是一个绝对量。光有一个绝对量,我知道我能够吃三碗大米饭,你也知道你能够持两碗半,他能知道他吃四碗,嘿嘿,这怎么地?那人在一起就要干什么呀?就要比啊!是吧,就要比啊!不比不知道啊(笑)!不比不知道我是谁啊!是不是啊?不知道我怎么样、我是谁啊,是不是啊?我们说我怎么样,我吃三碗四碗大米饭,那本来已经知道怎么样了,但是这是不够的,我要跟别人发生联系,我就要跟别人去比较,这个比较是必须的。不比较我们就觉得自己跟别人没联系。那也找不到这世界的规律。所以说不要说“别去比”哦!这句话也是我们这些年的口头禅哦!这话不能这样说哦,更不能这样做哦,是不是?要比啊!比了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谁。
   那么,这个智力怎么去比呢?心理学家们搞了一个公式,就是你的智力测量水平、得分嘛,得了分,啊给你测出来。我们说高度嘛,比方说3米高,那么跟你同年龄段的人,所有人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呢?比方说是2米8,好了,用你的3米去做分子,用你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平均的高度2米8做分母,得到的,就叫智商。所以,智商是个什么呢?大家说智商的本质是个什么呢?智商的本质是一个比较的结果,是我们在试图研究人跟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对比的时候,所使用得一种计算方法。我智商比方说是100分,那我跟我同年龄段的人呐,差不多,一个平均水平,平均上是一样的,会比有些人强,比有些人弱,在中间的,这就是100分的意思。如果是115分呢?哎呀,那115分的话,我就比大多数人强,说不定我是智力最好的那几个人之一,或者是都没有之一。如果我85分怎么样呢?那85分的话,一般人都100分,平均都是100分,那我在平均水平以下,所以,比较偏笨的人。什么叫偏笨呢?那我们前面说过,就智力不好嘛,是吧?就是动机、三思能力不强啊,是吧?不会想问题、不会做决定、做了决定呢也不执行,他的三思不好。所以这个就是智商。


2、智商的本质
   (1)社会本质
   那说来说去什么是智商啊?怎么样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把握呢?我们得从三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个,社会角度。什么叫社会?人跟人之间联系,人作为一群人的这样一个背景下,去看一个人的智商,那他的本质是什么呢?大家想想看,智商的社会本质是什么呢?
   【比较】
   那我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我就不用跟别人去计较,不用去比啦?哈,不用比较,凡事不用比较,没有对错……你知道吗,你这话都多么荒谬吗?你一个智商比较正常、智商正常的人,那你这个“智商正常”本身就是比较,连“智商”那两个字本身就是比较的结果。通过比较,我们刚才说过了,可以知道我在人群当中是个什么位置,从而能够建构“我怎么样”的这个“我”,可不得了了!社会本质确立社会身份,确立内心的那个身份感,“我怎么样”,自尊,在这里!
   心理健康有一个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说,要智商正常。智商不正常,他可能也许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疾病,就是心理病,就是精神病。我就跟我跟我们家孩子说,“咱们呐,这个人生了病啊,要感到一种惭愧跟羞耻”。为什么呢?我们一般人都喜欢因病获益,觉得有病了你们就全部应该来照顾我,我就……那个样子了(笑)。其实,你的身体跟别人的身体是一样的,老天爷给你的东西是一样的,就像你花了一块钱买了一支铅笔给你的孩子,别人也是一样。别人家的孩子的铅笔他就是用完了的,你们家孩子的铅笔就是用坏了的!那,(停顿),你说这个是不是不好嘛?东西没用好!老天爷给你的东西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智力呢,所以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内容。智力低下,你智力状态不好,你就是心理疾病。啊,即便说这个不是心理疾病,那你也会因为你智商不高而难受啊,是不是啊?所以这个人人应该争先,这就是所谓的正气!我记得前不久,(以前我说过这个事啊,好像上一次说过),我们有朋友就要问,“嘿我们中国的呃制造业为什么就要做成世界第一?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做成世界第一呢?!”那我就要问你,“为什么不做成世界第一?”不管做不做得成,大家都应该人人争先。为什么呢?争先就显示你有正气。什么叫正气?就是你人活得很像人,就是你健康。所以我们人人争先、人人比较,这是有道理的,符合人性的!这个是智商的社会本质。
   (2)个体本质
   【明 白 知 道】
   那智商对于个体来说,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你的动机能力,是你的三思的那种运行状态。就像我们前面说生病一样的,你不比别人少一个零件、部件,不少一个任何的功能,你为什么这三思的品质就比别人差?!你不像个人嘛!就那人的功能没发挥完嘛!你凭什么不发挥完呢?没人阻碍你,你也不少东西啊!所以呢这个对于个体的本质呢,其实就是你要会审虑(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内容),你要敢于做决定,你要能够去安排、执行决定,这个就是个人的本质,而这是一套系统。本质就是我们人的结构,智商就是个人的结构,啊,对个体来说就是我的结构,是我的结构在人群当中的位置,我的结构跟别人的结构的一个比对,但是它的落脚点在结构上,是精神体、精神身体的那种运行和生存状态。你有了这些东西,比方说我们审虑思比较好,决定思比较好,事思比较好,那这什么意思呢?那不就是你是个明白人嘛!不就是你知道黑白是非吗!不就是你像雷锋同志一样的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吗!该爱的要爱该恨的就一定要恨呐!是吧,该帮的帮不该帮的就一定不帮啊!就是这样的啊。所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也有那个话,“啊没有对错”……什么(笑)意思!是吧!什么意思?这是我们的智商啊!嗯。
   (3)适应本质
   适应,这个词呢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不是普通的一个词,它被生物学专门定义过的。适应的意思呢,就是说一个物种、一个生物,丢在一个什么环境里边,它能跟环境渐渐地和谐相处,是吧,从不和谐到和谐,然后到跟环境融为一体,跟环境当中的所有东西协调发展、协调生存,这个就是所谓的适应。那么这个从人跟世界之间的那种适应关系,天、地、人一体,这个角度上来说,那这个智商的本质是什么呢?智商的本质就是什么啊,就是我们这个人啊,顺道的可能性。
   【顺道的可能性】
   那按照这样来说的话,一个人如果智商太低或者我们说的太笨,其实他是不善的,是恶的,是邪恶的!就像刚才我们说的他就像病人一样的,你不有病嘛是吧,那为什么你有病别人没有病呢?是吧?在你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跟你情况相似的人别人都不这样你这样,你这么笨,那你这个就是邪恶的,你不知道黑白是非的,你就是恶的。说心恶、事恶、理恶,不就是不聪明吗?!是不是?这里就有道德评价——善与恶。所以,智商低,这不要引以为骄傲!这没什么好骄傲的!你是邪恶的。嘿嘿。


3,智商养成
   智商养成,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它蕴含了什么意思?我们撇开它的养成的具体操作,这个不说,那么这个说法,这两个概念的连接方式,它透出了什么信息?大家想想看什么意思,这里头,智商养成,智商养成,说“养成”我们知道是不是?那个“养”我们还专门解释过,“成”没有专门解释过,是吧?养啊养啊,你看那下面是草啊,上面是羊啊,哈哈哈,有草吃啊,这样就会不饿,就会慢慢长啊,就会长得好啊,是吧?养成、智商养成,那通过慢慢养、慢慢养,养的是智力。啊,智力跟我同年龄的人比较,我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所以,智商养成它的一个意思其实就是养一个人的尊严,智商养成就是要养我在人群当中的位置,养“我是谁”!
   (1)智商养成的操作目标是以“思”为核心的心理操作能力
   这句话大家能明白它的意思吧?我们养智商、养智商,养“我是谁”啊,是吧,那养“我是谁”我做点什么呢?我做到什么样的、要做出个什么结果来就算是直接地养了智商了呢?比方说做饭、做饭,你做了一个小时之后你的大米饭和菜应该端出来啊,对不对?端出来是米饭和菜啊,这就是操作目标,对不对?好,那你说大米和菜是什么?大米和菜是操作对象,是不是?那我们的智商养成的操作目标是什么?就是养成了以“思想”的“思”为核心的心理操作能力来。不三思嘛,是吧?思和想有区别,是不是!就是养“思”的能力啊。嗯。那么,这个我会思啊,你看我会审虑、我会做决定、我能够采取决定,这些我都没有(问题),我都挺好的,这样你看看,你看,这样是不是我就觉得好了?所以它的操作本质,操作的目标、直接目标,养出来的是“我怎么样”,因为我这么样了,所以这么样的就是我,我这么样,这么样就是我。那这个东西呢,其实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魂啊,人魂的两级结构啊。所以智商养成操作目标,就是(养魂)。
   那这个养魂的话,受什么样的一些因素的制约?直接养智商,养得出来吗?你看我们用了那么多方式在提高孩子的智商、提高孩子的智力吧,啊,提高智力吧,比方说去参加注意力训练,是吧?记忆力训练,让他使劲地读书,是不是?就在想着培养智商(智力)。为什么培养不出来?什么原因?人去做这些智力活动的基础,它跟我们一辆汽车一样的,那些活动它是要动力的,要耗汽油的,又要费马达,又要费电的。那么这个马达、这个电是什么啊?这个马达就是我们人的情绪。这个情绪它本身又不是像那个汽油一样啊,说那个发动机呼哧呼哧怎么转、你外边搞一些传送机构,就可以拿来开汽车,也可以拿来开机器。人这个东西,人的情绪可不是这样,它已经装好了就只能拿来干什么了。比方说愤怒就只能拿来攻击啦,悲伤悲痛这样的情绪就只能拿来趴下不动啊,恐惧只能拿来逃跑。所以决定一个人在智力活动中的表现,也就是我们说的他的这个操作、这个核心操作、这个三思,决定这三思的是情感。你说你直接去培养这个,什么啊,直接去培养这个智力,你培养的起来吗?是吧,没办法,它基础不对。基础是什么?不是天命,不是说那天定了就是这个样子的,是天命啊,不是天定的。就是你的孩子他那个情感结构不好嘛,是吧?你小时候这个打他、那个骂他,或者这个宠他、那个又怎么样的,他就养成了这个情绪模式嘛。情绪模式就决定了人聪明不聪明。这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事实啊,这个事实千万忽略不得!要培养一个人的智商,得从情绪入手。特别是那种培养起来困难的人。
   另外一个是什么呢?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就是行动。我们不是说有一个事思吗是吧?决定有了,拍了板了,然后要交付使用、交付运行啊,交付出去。大家想想看运行会有什么?你那决定拍了板了交付出去,运行了之后会对决定形成一个什么作用?检查检验啊,是不是啊?从最宏观的角度来讲,你那个决定做完了,嗯,跟你预测的是完全一样的,不是挺好吗,你会怎么样?你下次还这么干,是不是啊?还有如果这个交出去了之后,在过程当中有这样困难、那样困难,当然困难多了是不是?哎,你看这点我可能没搞对,嗯,我在下次不能这样想了。行动,行动!它对智商的培养,那也是太重要了。
   我们研究一个活动都会去找几个要素,什么主体、对象和目标,我们总要至少这些东西得有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智商养成这件事情……它的主体是谁啊?参加这个智商培养、智商增长的,这个主体是谁啊?是情绪,是不是?情绪:“我来养智商”。那么,它是用什么方式在养啊?用行动在养。行动是一套场所,一套工具,没有行动是养不出来智商的。所以,这就有了后面两个话题——智商增长的情感基础和智商增长的行动基础。
   (2)智商增长的情感基础
   一般我们会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话大家都熟悉,但是其实我有点猜测,没几个人认真体会过。这其实在很多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在讲这个人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是开心的,情绪是好的,所谓的积极的情绪。一做他就爽,因为要爽,所以他就老做。我们一般呐,对智商的训练,我们对这一点都重视得不够。但是我还想告诉大家,即便你重视到了这一点,你注意到了他的兴趣,那么依然不能保证你能培养一个好的智商来。因为那个所谓的兴趣你需要分辨!大多数的兴趣都是一种贪婪,比方说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高兴,做就高兴、做就高兴。做就高兴,那我就要问你了,他做这个事儿是在享受高兴呢,还是在享受这个做事情的过程?因为高兴是他的心情,做的事情是眼前要完成的任务。是他喜欢任务呢,还是他喜欢他高兴的感觉?体会到这一点了吗?如果他做这个事情只是为了去追求、贪求那个好感觉,而不是对事情本身的关照,你有再好的兴趣,那么智商的训练效果还是要打折扣的。
   所以,在这里头,情绪哈,情绪、情感做为智商成长的基础,它最好的条件是——参加智商成长的活动,人不需要情绪参加,最好就是没情绪。当然这话可能很多人觉得很难理解,那没情绪人还怎么活啊?不是发动机吗?(没有情绪)它不就熄火了吗?所以这个事情我在这里也说不清楚,就是你没有情绪,但是发动机又没熄火。你专注着事情去的,冲事情去的,而不是冲好玩、舒服去的,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智商的增长。
   在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跨度大一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临床当中,你都能够发现,那个来访者啊,就是我们成年人吧,他就说:“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讨厌我妈这个德性,嘚嘚嘚嘚嘚嘚……整天说个不停,又凶又那个啥的。那我就下决心,我早早地就下决心,我长大了我一定不像我妈那样”。所以这个十几年来呀,跟妈在家里边生活的时候就是不喜欢妈,那情绪就很消极,就是消极死了!所以,就有了所谓的创伤。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这个人的作派、风格,尽管他从小就那么决定不要跟妈一样,但是他实际上(笑)就跟他妈差不多一模一样。这是个什么道理呢?这是不是就推翻了我们刚才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逻辑呢?他对把自己训练成他妈那个样子,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包括智商,是不是?没有。但是他居然那么像。比平常专门交钱去学、去接受训练培养的还像!那简直是神似,是不是啊?呵呵,什么意思?那大家说,那不是说训练智商的时候要没有情绪最好嘛,那那么强的情绪,他怎么还训练得那么好呢?本来我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的。说一句吧,是的,他的确对他妈一直都有情绪,但是他的情绪是针对“他不要像他妈那样子”的(这里情绪强烈);他对于他自己要像他妈那个样子,他自己连知道都不知道,你说他哪里来情绪呢?(这里没有情绪,所以培养不出来,嘿嘿)
   (3)智力增长的行动基础
   这个道理刚才说过了,也不难理解。——得做,是吧?你不做,你不管怎么做的,其实你那个智商是起不来的,是不是?得做,行动是必须的!所以在这里就有一件事情跟大家说,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们现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朋友们,你们小时候做的事情都挺少的,我是说家务之类的,因为很多老人家照顾你,因为你只是一个孩子,你没有同胞兄弟姐妹。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做家务、做大大小小的劳动、活动这件事情,可重要了!你看你们现在如果有点什么困扰,有点什么困难的话,我告诉你,十有八九就是小时候事情做少了。大家会说呀,“我那么努力地学习,你看我看书,我听老师讲,我好努力耶!我都是学霸你知道吗?!”是不是?但是你为什么还那么多困难呢?还觉得不舒服呢?还来听这个课呢?是为什么呢?做少了!做少了。你只有知识,只有知,没有行。
   所以这里边要强调一个知行关系。知行关系,咱们的老祖宗在这个方面有真知灼见呐。它的核心就是知行不二。
   【知行不二】
   什么叫知行不二呢?知行不二是这样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知就是知,行就是行,你不能以知代行,也不能以行代知。它们就是两个。你看我们说的是要在课堂学习、要听道理,要明理呀?你不明理,做的再多,是不是效果也不好?那你光明理、光读书、光听人讲,不行啊!你还得做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呐,你不去做,你长不出才干来呀,你这个智力上不来的!智力不是在家里边做智力游戏做出来的,是不是这样?智力游戏也是行动嘛,再说,是不是这样啊?所以行,它必须要行,不能以知代行,不能读了书就不管了;也不能够行了,就不用去知了,我只是做,只是傻做。知就是知,行就是行;该知要知,该行要行。该行不能以知代替,该知不能以行代替,那个是不可以将功折罪的。
   知行不二的第二层意思是,它们虽然知是知、行是行,但是你知了、行了,你的所知和所行要不二。它们是二的,但是你要“不”。“不”是什么意思呢?“不”就是那个“不”它不是那个否定词啦,它是一个……好像是对两个东西说:“知,你不是知,你要对它说不;你是那个行,你要对行说不”。什么意思呢?你不是你。你是谁?你是跟对面那个有关系的。你是你,但是你不是你,这就是知行不二本来的含义。这个“不”哇,就像一个容器,把那两个二得很充分的东西呢,统一起来,和合起来。这个和合,是个道理。
我跟你这样说,那么其实你也不知道这个怎么做,只不过知道那个理。好了,怎么做呢?有一个老祖宗给我们整了两句话,我把它写给大家,大家慢慢来体会。我也简单说两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
   这两句话也可以叫一句话,你看看,你看看什么感觉啊?它是不是就像我说的,是像我说的那样吗?这样就能做到不二啦。能吗?这是把我们带到知行不二(就是又二又不二的)这种境界里边去吗?这是一个什么境界呢?我突然有点后悔了。不讲,这两句话不讲,在答疑的时候来讲,这样好不好?……但是好像我也觉得有点不好,犹豫嘛。
   那我们要让行动把我们的知、把我们的智力养好,你就得照这两句话去做,你就得实现这个知行不二。而知行不二,就必须要靠上面这两句话所描述的操作、这个路数来。你悖离了这个路数,你折腾的功夫再大,你也做不到知行不二,你也提升不了你的智力。有人说“我很聪明啦,怎么会说我智力不行呢?”那你可能是很聪明,但是你整的事情其实……哎呀包括你自己在内,可能都觉得不够善吧?什么叫不够善、叫邪恶呢?并不是说“你就应该被判刑”这叫邪恶,不符合自然大道哇,不能长久哇,它不能传下去,你传传传……你一辈人,自己那一辈子可能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是你传传传,传多少辈人就是几百年呐,上千年呐,它会死人会绝种的,你说这个善不善嘛?这就不善了。
   所以你得下功夫,知行关系上你得下功夫,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知易行难,呵不是什么……其实知也不易、行也不易;知也易,行也易。为什么我们就觉得知易行难了呢?因为我们其实是很懒惰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我们的智力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智力,我们就是这个决定思、事思(付诸行动这个地方)不太好,或者是审虑思不太好。是吧?所以,知行关系不是拿来讲的,是拿来做的!
   我们来慢慢地理解下这两句话,所以我犹豫就犹豫在这个地方——这两句话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很精微,非常的深刻,非常的准确……说吧。
   先看看这两句话的结构,两句话里边第二个字都是“之”,“之”在这个地方,“之所以”这个“之”,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动词,到的意思。知之真切笃实、处,那么这个意思就是你做知呀,知呀、知呀,是吧?这件事情呢,你要做到什么程度呢?做到真切笃实之处。先说这个“处”,知要到那个处,那这个处是个什么意思呢?处是个什么意思?
   【生门】
   处,是一个什么东西的发生之处,是叫生门。处就是场所、工作面,是吧?就那一触、一碰、一动那个瞬间的时空、那个点、工作台——处。知道,知要到这个处,要到这个地方来,知不能够不到那个地方来,也不能过了那个地方。那这是个什么地方呢?真、切、笃、实,这四个字,你不要把它弄成两个词,它就是四个词。
   真,什么叫真?什么叫真?真在你心里边。心里边长成什么样,你内部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了,你心跳几何,你心有多高、多低,你的呼吸等等,找找这种感觉,什么叫真?什么叫真?
   切,什么叫切?切,怎么理解这个字?什么叫切?做什么叫切?所以这个也值得体会。
   笃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笃?
   实,你心里头觉得怎么样了,你把事情在那个处上办得怎么样了,这个就叫实。实是一个处,不是一个形容词,是一名词。
   你去做“知”这个动作,你要到哪里呢?做到哪里呢?做到一个什么样的处呢?做到真、切、笃、实这个处,这个生门上啊。在这个生门之前你是知,那么这个生门(真、切、笃、实处这个生门),它生什么呢?生行。在这个地方就是知和行的交汇处。在交汇处,既有知,也有行;既是知,也是行。
   同样的一个理解方式,“行之明觉精察处”。行,到什么地方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是一个明、觉、精、察。
   明了就白,明这个感觉,你心里边有吗?“我不明白呀!我不懂!我不懂!我想不出来!”这是不是就觉得不明啊?那种感觉,注意了,你做做做做……你要做得心里边明,你不要做得心里边是黑的!啊,那个明的感觉,这个你自己身上的感觉。那你说我做什么、做什么就把别人做明了?把天做明了?那不可能。天本来就是明的,本来就是黑的,你做不明的,它不明的话你做不明,它是明的你做了它也不会更亮。所以这里边的明,是说你自己。
   觉是什么呢?好了,我在这里没办法去给大家讲觉是什么,但是在大家可以在这个时刻里头,你做一点小游戏:好好听一下,听一下……你现在周围能听到些什么样的声音,一点点声音都不要漏掉…………做了吗?诶,看到了没有?你这个时候,你在听的时候,你的状态就叫觉。做事情、采取行动,你在行的时候、做的时候,你要进入那种觉的状态。感受一下,这样做事情,能做得不好吗?这样做事情,能做得不明白、不知道吗?是不是?
   精是什么呢?精,就是细致啦,准确啦。针尖都碰得准,是不是?穿针引线、眼科手术、写字、练字的时候,你着迷的事情,那就精哪。
   察是什么意思?察就是知道,明白了,我什么都看到了。
   你看,这四个字,明的,不黑,自己心里头;然后是觉的状态;然后是精的状态;然后你还什么都知道,察了嘛。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处,这个处是个生门,生了什么呢?知呀!是不是?那不是察了吗?就在这个点,前面是行,后面是知,但这个点它本身既是行又是知,所以知行不二。
   这个时候大家会提问了:“这是要搞什么鬼?知就是啦,行就是啦,那个不二又什么意思啊?”是吧?好啦,在这个知行不二的那个处(我们刚才说的两个处啊),在那个处那个地方,它生的不光是我们说“知的时候生的是行,行的时候生的是知”,不光是这样。因为在那个时刻,知行同在,你人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状态(对我们平常来说特殊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所谓的慧——智慧的那个状态。前面是智力嘛,在这个地方呢慧力激发。智力就蜕变为慧力了,你就有智慧了。
   行动,行动,永远都是行动,“知行不二,行为先”。有时候我们真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你做吧,做着做着就……只要你做到明觉精察处,你就知道。“实践出真知”,毛主席说的。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毛主席说,是吧……他说什么了(笑)?
   好了,智,智力、慧力,智慧,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平常我们把智慧挂在嘴边,其实智和慧它就根本不是一样东西,不是一样东西。它们是在操作过程中,当你滑动到特定位置的时候出现的状况。如果你一直都是那种状况,我们说又知又行哈,我们说的那个处嘛,在那个状态里头,你的慧力就激活了。你一直都是那个状况呢,那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好了,今天跟大家说了智商呢,主要是跟大家解释了一些现象,提出了一些现象:
   第一,我们定义了什么是智商,从三个层次说的,先说最大的概念——能力,再说一个智力,最后说的是智商,它们是有一种递进关系,蕴含着人类的特殊的追求。
   第二个是智商的本质,社会本质是一种比较倾向,个体本质是说我们一个人的人魂的状态,适应本质是要求我们顺道有德。
   然后,智商的养成呢,我们提到,它养成的这个操作目标,养个什么出来了呢?养了“我怎么样”。而在养“我怎么样”这个操作上有两个基本的影响要素或者决定因素是,第一,情感;第二是什么,行动。
   好了,祝大家晚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22课 家庭“产品”之智商  (20180111)